台灣人平均 24.2 月換一次工作,每次離職都是一個長期旅行的機會,但想出發卻沒勇氣,離職後馬上接下一份工作,這個問題常常在三個層面。

1.好幾個月沒有收入,還敢旅行花錢 !!

2.擔心跟職場脫節

3.未來求職的人資/面試主管時,覺得沒有工作太久,這人一定有問題。

17758636_10158757979365019_4533422582282119082_o

 

從【沒有收入還要旅行花錢】這個問題談起,先說收入。

離職時我想,一輩子要工作40年,中間暫停3個月又怎樣了!!(插腰)

很多人擔心三個月沒有收入? 但想想一輩子有400多個月在賺錢,3個月對我的一生的財富能有什麼影響,僅僅是這輩子千分之五的收入。

 

從【沒有收入還要旅行花錢】這個問題,再談旅行很花錢。

旅行是有開銷,但在台灣也會花錢呀,台灣的物價也不低喔。

以我自己為例,有工作時,每個月生活開銷2萬元,這是周休二日的情況。

我們也知道下班時間才是最花錢的,如果在不用上班,天天玩,估計每個月開銷會到6萬塊。

而我曾經旅行兩個多月,每日毫無間斷地狂玩,每天睡覺、吃飯、移動、參觀都要花錢,兩個多月下來,剛好12萬元,也是一個月6萬元。

因為旅行時間拉長,會把很多固定成本攤平。我們直覺旅行會比國內生活花更多錢,是因為過去的短期旅行,我們花了高比重的錢在機票跟效率上。

結論就是,你睜開眼睛都是花錢的,不管你是在哪個國家睜開。

 

我怕回來會跟【職場脫節】

請問................台灣企業有進步那麼快嗎?

回想一下,最近幾個月你在工作上學到什麼? 少學習到這三個月,應該不足以打掉你職涯建立的專業吧。

 

擔心幾個月的空窗期,在未來【求職遭到質疑】

我有擔心過,擔心人資會在篩選履歷時,有疑慮就把我刷掉。但只要進了面試,我就有信心能解釋。

以我這次回來找工作為例,90% 的公司都會詢問我這幾個月為何沒工作,我就會開心的說(其實是公司很有興趣的問):我獨自一人旅行,曾在歐洲搭便車、沙發衝浪,在以色列參加創業研討會、在約旦援助敘利亞難民營、在東南亞向華僑跟台商請教經商經驗

結果,這趟旅行,幾乎變成加分題。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很難呈現,每人都說自己好相處、勇於挑戰跟創新,但要如何證明,這段旅行就是最生動的說明。

 

對了,萬一因為空窗期,連面試都沒有,沒機會解釋,怎麼辦。

我當時決定,不怎麼辦。

我只是臆測會有一位HR(或用人單位),這位HR 素未謀面、思想落後、要看履歷太多,於是草率刪掉我的履歷。

但難道要為了幻想中的他,放棄一生難得幾次的獨旅長遊,如果這樣一個人,都能讓人澆熄熱情,那人生要放棄的事情可多了。

正面的想,一家重視人才的公司,也會有夠水準的HR,有比較高的眼界,看到你的價值(如 24544果有),而非用挑剔跟刪去法來鞏固自己的選擇。

 

最後,很重要的一點,這種文章一定會有很多人不以為然

大喊:你沒有小孩、你沒生病的父母、去更久怎麼辦、我沒有儲蓄、我要在公司卡位、產業不同、求職清況不同等等。

請大家不要用這種心態來看文章,人生本來就百百種,就算寫一篇論文也無法囊括所有人的情況,更何況寫太長就沒人要看的文章呢。

但我相信沒有缺什麼,就只是拘泥於不敢沒工作太久的上班族,是很普遍的一群。也許你有其他困難,但這些困難消除後,想長遊的你真的會出發嗎?

 

跟大家分享旅行一年的蔡柏璋TED演講(在我們討論勇氣時,他直接突破盲腸了)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GUIgG3GIqd4

在6分10秒,他說:我從來不回答,我怎麼有"勇氣"做這件事,對我來說,有人決定下半輩子待在辦公室,這才叫勇敢吧。

 

 
 
arrow
arrow

    背包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